作者:敏敏 迟源
好好的衣服,怎么就“死”了?
小红书上,有网友发帖表示,自己的衣服明明刚洗过,但穿上身不久就又有味道了。还有网友发帖表示,自己的衣服上的异味干脆就洗不掉,“一股子酸、馊味儿”。对此,评论区有人表示“这是衣服‘死’了,穿够时候了”。
衣服真的会“死”吗?那些洗不掉的异味,究竟从何而来?
旧衣服为何容易生臭?
一个热知识,只要是被人正常穿着的衣服,多少都会有味道。
无论行走坐卧,人在运动时,汗腺和皮脂腺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分泌物。虽然这些分泌物本身大多无色无味,但分泌物从皮肤表面转移到衣服上后,皮肤菌群和衣服上的微生物群体会将其代谢为挥发性的气味分子。结核硬脂酸棒状杆菌、人葡萄球菌和厌氧球菌等,都是影响气味组成的主要细菌。
所以,理论上只要一件衣服被穿过,就会有味道,只是味道轻重程度不同罢了。
几种常见的葡萄球菌,图1-9为表皮葡萄球菌。(图/周长林等编《微生物学》)
那么,为什么总感觉穿了很久的旧衣服更容易有味道?
这不是错觉,旧衣服的异味确实更难消去,而这与衣服的洗涤和磨损有关。
一方面,在衣服的洗涤过程中,皮脂一向是较为难以去除的污渍。日本花王公司曾在1992年测试了25户家庭棉质汗衫多次循环穿洗(平均14.7次)的污渍情况,测试结果表明,最后一次洗涤后,每克汗衫上依然可检测到17.0mg皮脂和0.9mg蛋白质,皮脂的残留率高达62%。
穿着时间越长、次数越频繁,衣服积累的皮脂就越多,也就更容易产生不好的气味。看起来衣服已经被洗得很干净了,实际上还是比新衣服“脏”。更别提洗好后重新穿着,随着人体温度上升、汗液大量分泌,纺织品所处的环境改变,身上和环境里的微生物仍会快速和皮脂反应,从而生出新的异味。
(图/张永强等:《衣物异味产生的生物和化学过程评述》)
另一方面,衣物经频繁穿着、洗涤,会不可避免产生磨损。这些磨损会破坏原有的布料结构,换言之,旧衣服的面料可能更不致密、更粗糙,更“适合”皮脂、细菌等“窝藏”,也更容易产生异味。
一个略微矛盾的情况是,平时将衣服洗得越干净——这免不了用清洁能力更强的洗剂或更大的力度,衣服的磨损可能会越严重。
而且,洗涤工具(如洗衣机)也在更新迭代。近年来的家用洗衣机普遍采用降低水温、延长洗涤时间的策略。有研究指出,同旧款洗衣机相比,衣物在新款洗衣机中的翻滚时间明显变长,这也变相加剧了物理磨损的产生。
(图/pexels)
配资服务平台,a股杠杆,安全股票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